原標題:年底催婚潮即將來襲,你想好招應對了嗎?
核心提示:年關將至,人們在期待春節(jié)闔家團圓的時候,“單身狗”們卻正在苦惱如何應對回家后七大姑八大姨“有對象嗎?”“什么時候結婚?”的提問。而目前我國年輕人的初婚年齡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當越來越多的“剩男”“剩女”面對“每逢佳節(jié)被催婚”的情況時,父母與兒女不同觀點的碰撞便催生出各式各樣的應對措施。
催婚成為普遍現(xiàn)象:江西單身族壓力最大
在近日發(fā)布的《2016-2017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diào)研報告》中,婚戀交友網(wǎng)站“世紀佳緣”對16525人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近六成單身男與半數(shù)單身女都曾經(jīng)被父母逼婚。
從全國區(qū)域來看,江西單身“被逼婚”的壓力最大,其中男性受到逼婚壓力最大的省份依次為:江西、河南、廣東、安徽和陜西;女性受到逼婚壓力最大的省份依次為:江西、安徽、河南、上海和云南。
單身男女的結婚對象要求:越年輕越不看臉
在對另一半的要求上,也是男女有別。報告指出,六成男性和超過半數(shù)的女性都認為:另一半的顏值很重要,僅有6%的男性與5%的女性不在意自己另一半的顏值;從年齡段看,90后的單身最不看重自身另一半的長相如何;而男性則年齡越大,越要“看臉”,65%的“75前”男性都認為另一半的顏值很重要。
此外,日常相處上,男女雙方都不能忍受對方“小心眼兒”,其中77%的男性最無法忍受對方是個拜金女,其次是無理取鬧。而59%的女性最無法忍受對方是個鐵公雞、“一毛不拔”;其次是娘娘腔和斤斤計較。
“萬里挑一”的最理想戀人:廣東“輕熟女”與北京“優(yōu)質(zhì)男”
婚戀調(diào)查還顯示,男性最理想的“女神”是廣東地區(qū)、本科學歷、月入5000元、身高159-163cm的28歲“輕熟女”,在世紀佳緣網(wǎng)站中,在152.5萬的女性注冊會員,滿足“最受歡迎單身女”條件的人有1160人,占比約為萬分之7.6。
而女性的“夢中情人”則是北京地區(qū)、本科學歷、月收入2萬左右、身高175-180cm的33歲“優(yōu)質(zhì)男”,在215.1萬的男性注冊會員中,滿足這些條件的男性只有295人,占比僅為萬分之1.37,堪稱“萬里挑一”。
屢見不鮮的催婚現(xiàn)象背后,實際上折射的是父輩與子輩之間不同的婚戀觀念,父母希望子女完成青年階段的任務,如果兒女沒有實現(xiàn),就會與普遍社會心理產(chǎn)生差距,漸漸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和焦慮。在老一輩的社會交往圈里,親戚朋友也會把子女的工作、結婚作為話題,讓各家父母產(chǎn)生比較。造成一些父母認為子女不結婚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而當代社會的年輕人對于婚姻則持自由隨性的態(tài)度,對于情感因素的重視讓他們對婚姻更加謹慎,加之目前年輕人的工作壓力較大,談戀愛與結婚成為了一件“沒有時間去完成的事情”。
父母與孩子在這方面觀點的不同使催婚成為一件令兩方都憂慮的事情,尤其在春節(jié)合家團聚的時刻,各方親戚的“催婚令”讓“剩男”“剩女”們“聞之色變”。在這種背景下,各式各樣的催婚應對措施便應運而生。
“趕場式相親”:互相理解后的妥協(xié)與應付
面對父母的催婚,大部分單身族能夠持理解態(tài)度,他們會選擇和父母多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戀愛現(xiàn)狀。在雙方的交流后,面對父母的“催婚令”,許多單身族都選擇接受了家人安排的相親,他們往往會被安排多次的相親,因此“趕場”就成了常事,不過大多數(shù)單身族都是為了應付父母的差事,之后就不了了之。
租女友過年:金錢交易風險高無保障
面對春節(jié)父母逼婚,部分未婚人士選擇從網(wǎng)上“租”一個女友回家,當做應急之舉。此類的招租友信息在交友網(wǎng)站、QQ群頗為活躍。不少垂直網(wǎng)站、QQ群都在開展租友業(yè)務。
不過雖然“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里,租個伴侶差不多和網(wǎng)購一樣方便,但多數(shù)人都“雷聲大雨點小”,真正租回家的案例很少,而租伴后線下煩心的事卻不少,除了要背臺詞、打暗號、睡地鋪外,費用也很高。
同時現(xiàn)在的租友市場比較混亂,租友往往會面臨受騙的風險。另外這樣的行為也不受法律的保護,目前法律并不禁止“租伴”行為,除非發(fā)生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當事人利益的情況。如果只是單純要求受雇人提供陪雇主逛街、吃飯等勞務,則屬于法律上的雇傭關系,合同受法律的保護。但如果涉及‘男友’‘女友’特定的人身性質(zhì),也違反了社會公德,不屬于雇傭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合同條款,不受法律的保護。
惹不起躲得起:避免催婚放棄與家人團聚
面對春節(jié)催婚,有些無計可施的單身族們開始選擇走為上計,通過不回家過年避免被催婚。近日一則“提前買機票防催婚”的新聞引人關注。1983年出生的張小姐是一位公司白領,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男友。她覺得一個人生活慣了,也沒有什么不適應,反倒是家里人,一個勁兒地給她布置相親,受不了這樣的安排,她偷偷買好了一張飛往日本東京的機票,而且是年三十晚上的航班,“我可以陪父母吃完年夜飯,然后一個人走。”她說。但現(xiàn)在,她還沒有勇氣告訴父母這事。她打算找個合適的時間,把出去旅行這事,告訴爸媽,“希望他們會理解我,也希望這場旅行可以讓我有喘息的空間。”
小編的話:春節(jié)“催婚潮”作為當前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引人關注,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與孩子“硬碰硬”、“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做法反而會激化兩代人的矛盾。作為子女,要嘗試理解長輩的一番好意,最重要的是不因為催婚而盲目選擇應對的措施;作為父母,需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婚戀觀念與心理狀況,真正體會孩子的想法。而只有雙方轉換立場,才不會再讓春節(jié)變成單身族的“春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