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郵政局:“80后、90后”成為快遞員主體
國家郵政局近日對31個省份、6000名快遞員的基本狀況進行了調查——
“熟悉的陌生人”有了新畫像
等快遞、收快遞、發(fā)快遞——對于許多城市居民而言,快遞員已成為幾乎每天都在打交道卻不甚了解的“熟悉的陌生人”。
2018年,中國快遞業(yè)務量超過500億件,全球第一;快遞員的規(guī)模也已達到300萬人以上??爝f員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如何?收入處于什么水平?國家郵政局近日對全國31個省份、6000名快遞員的基本狀況進行了調查,給快遞員繪制出一幅“肖像畫”。
“80后、90后”成為快遞員主體
——“雙11”期間,快遞員平均每天工作14個小時左右,超過80%的快遞員每天派件數(shù)量超過200件
“每天6點10分起床,6點40分就要到公司簽到,晚上8點半快遞打包后下班,期間只有中午吃飯能休息10來分鐘,節(jié)假日也正常上班。”“80后”李師傅在快遞行業(yè)已干了兩年,談起自己的工作,他表示很辛苦,主要是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
國家郵政局的調查顯示,“80后、90后”構成了快遞員隊伍的主體??爝f員群體的整體年輕化,是快遞基層工作繁重所帶來的影響之一。
平日里,李師傅一天要送160-170件快遞包裹,碰到“雙11”快遞爆倉的情況,包裹數(shù)量會翻2到3倍。
像李師傅這樣的快遞員并非個例。根據國家郵政局調查,“雙11”期間,快遞員平均每天工作14個小時左右,最高達19個小時,超過80%的快遞員每天派件數(shù)量超過200件。
面對繁重的末端配送壓力,近年來不少地方開始嘗試智能快遞柜、驛站等新型配送形式,但其在覆蓋面和設計上顯然還有待提升。李師傅負責配送的區(qū)域目前還是以上門送貨為主。“現(xiàn)在智能快遞柜是多了,但包裹多的時候柜子都是滿的,體積不合適也放不進去,只能挨個送上門。”李師傅說。
除了工作強度大,還由于交通工具等因素,風吹日曬是快遞員不可避免的。據調查,電動三輪車是快遞員的首選交通工具,目前很難有替代產品,在一線城市中,廣州、北京快遞電動三輪車使用率較高,分別為87.2%和84.42%;上海主要派送工具為電動自行車,使用率為70%。
已在北京待了多年的苗師傅說道:“干快遞掙的是辛苦錢,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得開著三輪車一直在外面跑。‘雙11’忙起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都是趁著人少的時候趕緊吃兩口。遇到雨雪天氣也要正常送貨,還得擔心包裹濕掉后破損,需要做好保護措施。”
“萬元薪酬”并不普遍
——盡管業(yè)務高峰期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
近年來,“某快遞員月入上萬”等消息頻繁見諸網絡,很多物流企業(yè)招聘信息中給出的薪資待遇也頗為誘人,有的招聘信息中甚至直接打出“薪資8000-12000”的字眼。在很多人看來,快遞員似乎成了一個高薪行業(yè)。
“公司只有個別人月薪能超過1萬元,基本上都在六七千元左右,這個是要根據我們寄件和發(fā)件的數(shù)量來決定。”苗師傅說。
調查顯示,多數(shù)快遞員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盡管在“雙11”期間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對于不少干快遞的務工者而言,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收入。“收入并不算高,但是比較自由,不像在工廠干活。做快遞,想多掙點我就使勁接單,具體怎么安排我有一定的自主權。”順豐快遞員陳師傅說。
對于快遞員而言,客戶不理解是其面臨的主要壓力。李師傅直言,在平日工作中,會遇到一些態(tài)度比較差的客戶,溝通起來很困難。“送貨量大的時候,時效很難保證,一些客戶會催單,讓我承諾在幾點前送來,確實很難協(xié)調,如果有客戶投訴到網點,公司會對我們進行較嚴重的處分。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只能自認倒霉,比如客戶提出包裹破損需要賠償,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可能是運輸途中損壞,也可能是發(fā)件方的問題,碰到這種壞件,我們只能自己賠償損失。”李師傅說。
根據國家郵政局調查,快遞員的主要壓力來自多方面,包括工資福利低、客戶不理解、工作時間長、社會認同感低、快件難送、升職難等。從職業(yè)感受看,35.8%的快遞員認為這份職業(yè)有前途,值得干下去;43.35%認為還需要干一段時間再說;20.85%明確認為目前只是過渡,以后還會跳槽。
對于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李師傅和身邊很多同事都表示,打算繼續(xù)干幾年,積累點工作經驗,多為家里攢些錢,同時也希望人們對于快遞員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和體諒。
給快遞員送上“服務包”
——北京市擬為快遞員提供2400個租賃房源,上海提供專享基本保障
工作在外,家庭是快遞員們放不下的牽掛。調查顯示,76.31%的快遞員來自農村,15.89%的快遞員來自縣城,僅有7.8%來自城市。66.15%的快遞員已成家,61%有兒女。23%面臨“子女留守”難題,每3個月能見孩子一面的只有31.7%,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見孩子一面的占近70%。
“肯定是會想念孩子的,但家里的收入來源主要靠我,出來工作工資能高一些。”苗師傅的老家在農村,孩子們都在老家,由于工作忙、節(jié)假日休息時間少,平日里很難見到孩子一面。老家在河南的李師傅也是如此,碰到忙的時候過年也不回家,和家人的溝通主要靠視頻和電話。
談起在北京的生活,李師傅直言,由于公司不提供住宿和餐飲,每個月的收入里還得固定扣除這兩項開銷,平常能省就多省些。
劉師傅也在北京一家快遞公司工作,他表示:“我們公司算比較好的了,會有五險,但還沒有住房公積金,公司也不提供宿舍。”
針對快遞員工作、生活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近來多地開始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日前,北京市為快遞員送上了專屬“服務包”,主要涉及快遞服務人員職住平衡、健全完善快遞行業(yè)勞動保障制度、加強末端配送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溫暖規(guī)范的職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等。其中在職住平衡方面,北京市將幫助一批快遞員工解決宿舍問題,提供2400套(間)租賃房源(含續(xù)租、新增)作為快遞員工宿舍。根據《北京物流專項規(guī)劃》,按照一定比例規(guī)劃建設一批只租不售、統(tǒng)一管理的快遞員工集體宿舍和配套設施。
上海市日前出臺快遞員等靈活就業(yè)群體工會會員專享基本保障政策,專享的四類保障范圍為:住院補助金、特種重病保障、意外傷害和重殘保障、疾病身故保障,個人最高保障金額達9.08萬元/年;江蘇省著力破解快遞末端配送難題,推動各地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guī)范通行,目前蘇州、鹽城、揚州等多地快遞員均可以正常使用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投遞快件;吉林省將推進快遞員關愛工程、提升從業(yè)人員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郵政業(yè)貼近民生七件實事之一,通過健全內控制度,落實服務質量標準要求,遏制“以罰代管”行為,減輕一線員工負擔;河北省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快遞員(投遞員)權益保護等。
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快遞行業(yè)還存在不少挑戰(zhàn),但長遠看,隨著智慧物流的發(fā)展以及配套政策的落地實施,快遞員所需職業(yè)技能會越來越高,擔任的角色將更加重要,保障水平會不斷提升,工資待遇也會有所提高。(邱海峰 史若晨 鄒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