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中,點贊了“夢想”號探秘大洋?!皦粝搿碧柺悄壳笆澜缟衔ㄒ灰凰揖邆?1000米超深水鉆探能力的大洋鉆探船。今年,它即將奔赴南海開展深海資源勘探。
當記者抵達“夢想”號停泊的碼頭,目光立刻被這艘長達180米、排水量超40000噸的海上“巨無霸”所吸引。眼下,這艘船正在等待執(zhí)行首次任務,所有人都在忙著進行出航前的準備。
記者碰到了正在調試設備的汪明鑫。1996年出生的小汪,加入夢想號團隊已經(jīng)六年了。夢想號上11000米大洋鉆探的核心裝備就是由他所在團隊研制的。
小汪說,在研制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為了研發(fā)設備,專業(yè)是陸地礦產(chǎn)勘探的小汪從圖紙開始重新學起。幾年來,他走遍了國內(nèi)的大小油田和裝備企業(yè),攻克了許多難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海局“夢想”號鉆探主管汪明鑫:我們當時在這個船的最底部,一個密閉的環(huán)境里面測試,這個地方?jīng)]有照明,沒有通風,一般人不會進去的。只有去到這個船最惡劣的地方,去親眼去判斷、去見證,才會有后面整個船功能的完整性。
正當交談時,汪明鑫接到了船長于亮的電話。 原來是塔架上他負責的區(qū)域有幾臺設備信號異常,叫他一同前往檢修。
記者見到了船長于亮,于是和他們一起,開始爬這個80多米高的塔架,去看設備異常的情況。
經(jīng)過20分鐘的攀爬,終于到達了塔架頂部。
80多米高的塔架相當于25層樓高。在這里,于亮他們要繼續(xù)檢查、調試塔頂?shù)难b備儀器。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海局“夢想”號船長于亮:它顯示的數(shù)據(jù)跟其他風速儀的差異非常大,上面這個線路出問題了。
塔頂上,于亮他們熟練地檢查著風速傳感器等設備,確保所有系統(tǒng)都處于最佳工作狀態(tài)。
“夢想”號有一千多公里電纜、一萬多個控制點、三萬多根管道。于亮說,為了確保今年首次試航,這樣的檢查每天都要進行。
從清晨出發(fā)上船到工作完成,于亮在船上一待就是十幾小時。盡管家就在廣州,離工作地點也不遠,但因為正值夢想號建設的關鍵時期,于亮常常選擇住在辦公室。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海局“夢想”號船長于亮:我的辦公室就在這個202房。有時候也睡在這里,比如說工作累了,或者說有時候晚上加班。
實際上,于亮所說的“有時候”已經(jīng)變成了他的日常。于亮有兩個女兒,大的14歲,小的7歲。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海局“夢想”號船長于亮:女兒她說爸爸你為什么不能像其他的爸爸一樣,每天晚上都回來,她說明天早上你能不能不要走。
記者:如果長時間看不到爸爸回來,會想爸爸嗎?
于亮女兒于新:會,但是我爸爸有任務在身,所以我基本上不會去打擾他。因為我爸爸正在為國家的事業(yè)奮斗,我們作為家庭,要在后面支撐他,無論他做什么我們都會支持的。
在這幾天的采訪里,記者認識了一群熱愛海洋地質勘探事業(yè)的年輕人。其中,有“00”后的電氣師,也有“90”后的輪機手。他們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登上了“夢想”號。這艘承載著國家深海探測使命的大船,成了他們實現(xiàn)夢想的舞臺。
(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崔霞 潘濤 金曉曦 王剛陳杰雄)